我的老师_2000字
迄今为止,我遇到过很多老师,但大多数对我来说都只是过客。 给我留下印象的大概就那么几个了。
老师们的具体面孔我记不清了,但我还是能分辨出他们的大概轮廓,如果真的见到了,我一定会认得。 但巧合的是,这些都是女老师。
第一位老师姓叶。 他也是我的班主任和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。 他只教了我一年。 叶老师个子不高,身材瘦弱,沉稳细腻。 但她讲课却一点不含糊,声音洪亮,威严。
关于叶老师的事情我不太记得了,除了这些。 三年级结束时,听说她要调去外地教书。 叶老师要来她的邮箱。 后来,四年级的时候,我给叶老师发了一篇我写的文章,其实那篇文章并不是真正的文章。 她回信夸奖了我,我高兴极了。 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,我开始对写作产生了兴趣。
那篇文章还在我邮箱的发件箱里。 每次打开阅读,心里总是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。 也许是因为我被那篇实在没有吸引力的文章逗乐了,或者也许只是它继续激励着我前进。 毕竟,我当时才九岁,从来没有这么怀念过老师。
第二个人是张老师,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,他教我数学。 她也是第一位教我“FLASH”(动画制作)的老师。
当我上三年级时,我们家刚刚买了一台电脑。 那时,我的父亲正在这个领域工作。 每次父亲在电脑上工作时,我都会仔细地“观察”它。 就这样,我逐渐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。 后来,我对电脑越来越熟悉,打字速度也越来越快,在班上也有了一些“名气”。
有一次上课,张老师问班里谁熟悉电脑。 结果,同学们“普遍”推荐了我和另外两个同学。 下课后,我到办公室,发现张老师要教我们三个人用FLASH制作一个动画,然后用它来参加区赛; 我喜欢电脑,从那时起冉也愿意学这个新东西,当场就答应了。 张老师让我们周末去学校。
周末很快就到了,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去了张老师的办公室。 我准确的记忆到此就结束了,接下来的事情不知为何都变得模糊了。 比如,我找到张老师后,另外两个同学都在跟张老师学习,而我却无事可做。 看来我不想学了……而接下来的动画配音,我没有参与,只是在旁边和他们聊天。 这让他们笑了。
具体情况我恐怕已经忘记了,但我一直记得是张老师让我对FLASH产生了兴趣; 当我六年级时,我学会了自己制作一个网站。 直到今天,我和张老师仍然有互动——她偶尔“点赞”我在QQ空间的更新,我有时也“点赞”她。
第三个人是教我五年级数学的陈老师。 陈老师的黑皮肤给我印象最深。 在我看来,她做事可谓是“雷厉风行”,开门见山; 但她生气的时候却很可爱,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女孩。
我更喜欢陈老师课堂上的“热闹气氛”。 基本上,她说两句话,我跟着一句。 但她与其他老师不同。 她不会因为我的捉弄而让全班同学兴奋不已。 他又笑又生气,但还是继续打架,让学生们继续玩得开心。 我很珍惜这样能开玩笑、能和学生相处的老师。 这两点做到了,稍加利用,教好每个学生就很容易了。
私下里,我和陈老师算得上是“好兄弟”。 有一次,陈老师让我放学后去办公室帮她批数学试卷,我就去了。 到了办公室,我正好看到她在电脑上喂“宠物”。 当时《QQ宠物》挺火的,我也经常玩,就和她交流“养宠物”的心得,帮她赚钱。 来“元宝”玩得开心。 后来我们在办公室审稿,聊了很多事情。 结果几个人凑到了一起一位同学也参与其中——那天大家都很高兴。
陈老师是当时第二个让我想念她的老师。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六年级就不再教我们班了,所以我就和她失去了联系。 虽然我无法释怀,但我却无可奈何。 但这份师生情加上一份“友情”一定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。
第四个人是周老师,他在六年级教我语文,也是我当时的班主任。 六年级时,我担任班上的副班长。 我的职责是协助班长的工作。 一般情况下,班长负责纪律等工作。 我基本上没什么可做的。 可有一天班长因病请假,让我惊慌失措。 我本来不想当副班长,但周老师坚持让我试试,我就答应了。
我忘了那天是哪一堂课了。 学生们似乎都没有听到准备铃声。 整个班级非常吵闹。 我想去讲台上主持,但我很犹豫,可能是因为我有点害羞。 ,我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。 突然周老师进来了,拍着桌子让同学们安静后,他叫住了我,让我站起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不在乎。 我无语了,静静地站在那里。 别说我当时有多尴尬,脸都红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 但似乎从那时起,我就开始慢慢学会了大方。
还有一次,周老师在作文课上教我们写作技巧。 小学时,我们写的都是记叙文。 周老师告诉我们:“写文章一定要会‘拨弄’”。 当时我并没有太注意,也没有理解这么简单的一句话,但现在写文章、写小说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它。 确实,必要时“摆弄”,内容就会被“摆弄”得更充实。 虽然周老师没有给我太多的恩情,但我却把她深深地埋在了心里。
最后一位是我的班主任、初三年级的语文老师——吴老师。 吴老师是学校里有名的“才女”。 她擅长诗歌和写作。 我有幸读过她的很多文章。 她的文笔常常蕴含着古代女子的古韵,意境优美、生动、引人入胜。
我和吴老师一起度过了艰难的一年。光,当我面临中考的时候,我对学习非常紧张。 后期我每天只睡六个多小时。 正因为如此,那一年师生之间、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厚。
有一次我请吴老师帮我审一篇论文。 当时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,但是吴老师给我指出了很多缺陷。 我不服气,就收回来重写了。 经过一夜的挣扎,第二天我就把它给了吴老师。 吴老师看完后最后表扬了我做得很好。
记忆犹新的是吴老师在批阅作文时对我强调的一句话:“不要用词伤义”。 一般意思是不要拘泥于词本身的意思而曲解意思。 这句话至今仍然影响着我,让我想忘记也忘不了。
我记得这些导师,不仅是因为他们给我带来了知识,更重要的是,他们也或多或少地教会了我如何做人。 如今我已经读书十几年了,已经长大了; 还庆幸的是,我的老师们还没有老。
四年级:谢乐航
作文网站专题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作文网站专题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p>